她靠“荡妇体”诗歌走红,却在母亲患癌后,花15万结束20年婚姻

2021-08-13 19:02:30

广州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csnrnkyy/

她身上有许多标签:脑瘫诗人,草根诗人,农民,妇女......

她天生脑瘫,却心思细腻,情感敏锐。

她行动不便,却反应灵敏,思维快捷。

在别人看来,她注定一生以残疾为伴,乡间,小院,荷塘,麦田,小狗,兔子,就是她的全部。

像她这样的人,能有一个安稳的家,一个愿意接纳她的丈夫,和一个能为自己养老送终的孩子,就是万幸。

然而,她心中住着的诗和远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接纳和懂得。

直到38岁那年,她以一首极其辣眼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红遍全网。

她不再有任何可能的人生,才真正被开启。

1.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哭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这首诗在2015年1月,被各大社交网站转发超过百万次。

原本“睡你”是一个充满欲望,幻想,甚至低俗的隐晦之词,原本人们是抱着好奇与不屑点开诗歌浏览。

却不想,这样的词在作者笔下,像换了个生命一样,如此直率,粗鲁,却又如此美丽,疼痛。

诗歌一夜走红后,人们对背后的创作者也越发好奇。

于是,一个叫余秀华的诗人,从幕后走到台前。

谁也没有想到,用诗歌带给人们力量的余秀华,不仅天生脑瘫,歪嘴,说话吐字不清,走路还摇摇晃晃。

而面对人们的提问,她却没有一丝胆怯和自卑。

不仅不用事先准备好的提问稿,改用现场提问式问答,还对人们的各种提问反应敏捷且幽默。

到北大演讲时,有同学说:“我是北大理科班的学生,前阵子看了你的诗,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诗。”

“理科班的女生还会读我的诗,我希望你跟我儿子交流一下。”余秀华的回答,引来现场一片哄笑。

余秀华的诗歌一夜走红后,有人把她比作中国的狄金森,也有人把她的诗歌形容成媚俗不堪的“荡妇体”。

现场录制节目,主持人直接说出有人质疑她的诗歌是“荡妇体”。她直言:“我就是荡妇,你怎么着吧?”

诗歌里的美好与挣扎,现实中的直率和犀利,让人对她既新鲜又好奇。

她背后的故事,也因此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抢夺的新闻素材。

2.

许多人不敢想象,生来残疾的余秀华,身上不仅没有丝毫自卑与怯懦,反而气场强大到一开口便能把人压倒。

余秀华1976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由于出生时脚先头后,导致她缺氧性脑瘫。

虽然余秀华天生残疾,但朴实的父母却没有因此放弃她。

从她出生起,父母就背着她四处辗转寻医,却始终不见效果。

别的小孩,一岁能走路,两岁能说话。而她,到了4岁还站不直,6岁时依然流涎不止,一天下来,要换好几条毛巾。

余秀华不会走路,父母就用木头为她做小推车。再大一点,父母又改用木头给她做了拐杖。

就这样,余秀华从直不起身,到拄拐行走,再到单拐行走。最后,在她6岁时,终于可以完全脱离拐杖歪歪倒倒地行走了。

虽然勉强能走路,但余秀华的身体协调力却很弱,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都是轮换着背她上下学。初中时,余秀华的文学天赋得到老师的肯定,这让对上学并不感兴趣的她,有了一丝欣慰。

之后,余秀华也常常在学校的征文活动中获奖。她的《无名星》曾获得校刊征文第一名。

而余秀华的性格,就像她在《无名星》中写的一样:一颗无名的星星,不自卑,也不羡慕比自己亮的星。

尽管身体的残疾是注定的,但余秀华内心世界的丰富,却从没变过。

上高二时,眼看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她,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念书。

父母拗不过她,也只好随她去。也是在那时,余秀华爱上了一个叫做“网吧”的地方。

辍学后,上网,写诗,发帖,灌水,看书成了她热衷的事。

只是,余秀华没有想到,在她不慌不忙地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时,父母却在为她的没有未来的未来担忧。

余秀华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是他们唯一的女儿,也是他们年过半百后最牵挂和担心的人。

为让余秀华能够有事做,他们还拿出积蓄为她开小卖部,但余秀华却对此没有兴致,小卖部没做多久便关门大吉。

3.

父母的担忧,也是余秀华自己的担忧。

她也曾试图出去找工作,但她天生残疾,没有一个地方愿意录用她。

之后,她看见有人乞讨,也准备了一个碗,准备跪地乞讨。只是,她无论如何也跪不下来。

工作之路被无情掐灭,余秀华只好忙时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闲时便寄情于诗歌创作中。

这样的日子,倒也自在。但在余父余母心中,却是日夜免不去的担忧。

女儿天生残疾,无法工作,容貌也一般。要想让她一辈子有所依靠,就只有嫁人这一条出路。

于是,在余秀华19岁那年,父母为她操办起婚事。对方是一个大她12岁的男子,不但不嫌弃她,还愿意入赘余家。

这对余秀华的父母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心中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对余秀华来说,却是懵懂和未知的开始。

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一戳就破。

年少无知的余秀华,不懂什么是爱,更不懂什么是婚姻。

她与丈夫,只是纯粹的各取所需。

婚后,余秀华有了一个儿子。而丈夫却常年外出打工,一年里难得回家几次。

每当丈夫回家,两人也是想看两眼。丈夫看不惯她整天坐在电脑前做无用功,她也见不得丈夫的唠叨与讥讽。

每当她摔跤,丈夫从来不会扶她一把,只会用嘲笑迎接她。

每当她外出,遇见雨水突袭,丈夫从来不会想起去接她。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细腻的余秀华感到阵阵难过与绝望。

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累积,余秀华对爱情和婚姻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她开始厌倦婚姻,厌倦眼前的男人,厌倦人们对她的冷嘲热讽,厌倦她极度热爱的事却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

只是,她无力改变,便只能无奈接受。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好在儿子学习成绩好,念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家里家外有父母,丈夫操持。余秀华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学习。

诗歌对她来说,只是她对爱情,性欲,人生的渴望与宣泄。

直到成名前,她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夜爆红的一天。

4.

深刻的痛,常常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力。而余秀华,就是把痛化为文字力量的个例。

生活中,她有父母独一无二的爱,也有连父母都不理解的痛。

她无数次想离婚,却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想法。

在丈夫身上,她体会不到被爱的滋味。在所有人眼里,她却是一个不知足的患有妄想症的疯女人。

因此,她只能把那些压抑许久的情绪,在诗歌与网络中无限宣泄。

她不断流连于各大诗歌论坛,以诗才佳和脾气臭著称的她,也常常在网上掀起骂战。

有人骂她,骂她母亲,她就告到管理员那里。管理员不阻止,她就直接对论坛主编开骂。

被禁言后,她还不罢休。改用手机短信骂,每日早晚各发一条短信骂主编。

甚至把骂人的诗贴在博客里,直到成名,她的骂人诗歌也没删除。

她说:我是写诗的,又不是道德模范。

2014年11月,余秀华的诗歌被发表到《诗刊》上,她因此在诗歌界小有名气。

之后,她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社交网站上被疯转。而她,也因此迅速成名。

成名后的余秀华,家里异常热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妇的她,一跃成为举国追捧的诗坛新星。

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也以短短12天的时间出版成书。

而此时,成为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的她,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婚。

离婚这个念头,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余秀华脑海里。

以前,她想离却无能为力。如今,她名利双收,自然多了话语权。

从与丈夫结婚到成名,余秀华的无爱婚姻已经维持了近20年。

以前,父母担心她离了没有退路。如今,父母担心她离婚影响声誉。

而丈夫,以前不想离是因为家不能散的传统观念。现在,妻子成名了,他更不能离了。

离婚想法依然不被支持的余秀华,内心的坚定已经无人能阻挡。

丈夫为了躲避她,又外出务工了。而余秀华的坚持,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丈夫不离没关系,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5.

对她来说:有的婚姻会成全一个人,有的婚姻会毁了两个人。

而她的婚姻,属于后者。她不断打电话给丈夫,丈夫不甘心多年来的付出,提出金钱赔偿。

余秀华说:“你这个月回来15万,下个月回来10万。不然就走法律程序。”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余秀华为离不成婚而懊恼时,余母却被查出癌症晚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余母最担心的就是女儿。她一边想要尊重女儿的意愿,一边又担心对女儿不利的流言。

当然,在家里住了近20年的女婿,说什么也有感情了,她并不希望女儿真的离婚。

对于身患癌症的母亲,余秀华依然态度坚决。无论如何劝说,无论如何流泪,余秀华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想法。

她的坚决,终于得到她想要的结果。丈夫提前回来了,结婚证也顺利变成离婚证。

丈夫拿到了15万,而她,也重新获得自由。

离婚当天,回到家已经天黑,余秀华让丈夫扶着她走,丈夫毫不犹豫地牵着她,走过家门口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

离婚后的他们,反而更加和睦了。只是,一片和谐的氛围中,余母的泪水,在暗黑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亮眼。

次日,余秀华的前夫独自收拾行李,然后离开。

第二年,余母也患癌离世。

院子还是那个老院子,只是院子里的人,少了两个。

生活还在继续,余秀华依然孤独。

一夜走红,一夜暴富,这样的事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时有发生。

能红多久,能富多久,才是我们应该思索和掌控的主题。

对于这一点,余秀华看得很透。她深知,自己的成名只是被媒体放大的一个有时效性的新闻事件,并不具有长久性。

她的诗歌之路能走多远?她不知道,她说她只想顺其自然。

如今,余秀华还是那个余秀华。遇到骂她的人,她依然毫不犹豫怼回去。

对她来说:当圣人,从来不是她的理想。她的理想,只是做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金牛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