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10万之众的29军,武器装备怎么样?

2021-08-27 11:02:02

区块链技术

  

  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演习时有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了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几个小时后,日军悍然向宛平城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自此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当时驻守在宛平城的中国守军是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3营,在战斗中该营营长金振中身负重伤。

  

  ▲负伤的金振中营长

  

  ▲金振中营长手迹

  我们现在能看到金振中营长受伤住院的照片,也能看到一些29军的将士战斗在卢沟桥上的影像资料。

  

  

  在这些影像资料中,29军手持步枪、背着大刀的形象非常突出,而其头戴钢盔和架着机枪的画面也十分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在全面抗战爆发时,29军这支英雄部队的武器装备究竟如何呢?我们这篇文章就来探究一下。

  29军是一支典型的西北军部队,关于该军的历史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因此这里就简单提一下。

  1920年代后期,冯玉祥的西北军发展到了三四十万人之众,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多个省份,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

  此后由于冯玉祥、阎锡山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不可调和,在1930年爆发了中原大战,最终以冯、阎失败而告终。

  

  偌大的西北军一部被消灭、一部直接投蒋,还有一部分则涌入晋南,最后经张学良之手整编为了东北边防军第3军,随后番号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

  老蒋对这种杂系军队向来不待见,因此只给了2个师8个团的编制,但实际上29军编了12个步兵团,另外还有特务团和教导团。由于饷少兵多,官兵实际只能拿到六七成饷,因此日子过得非常清苦,甚至容易被当成土匪。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29军开动了三分之二(约15000人)的精干兵力参战。

  当时该部的武器很差,据何基沣回忆:全军三分之一的枪械是西北军反蒋失败后遗留的,三分之一是从原地方军那里征来老掉牙的毛瑟枪,还有三分之一是其自己的修械所制造和从孙殿英处买来的土造枪。

  全军只有野、山炮十几门,重机枪不过百挺,后来从北平领到一些轻机枪,每连配备了2挺。步枪上没有刺刀,自己制造不了,就利用西北军原有的特点,打了些大刀发给士兵用。

  

  然而西北军的特点是武器差,但练兵比较有一套,士兵们的体力和格斗技能较好,而且有主动出击的习惯。

  因此在长城抗战中,29军在喜峰口和罗文峪的表现都很好,虽然伤亡了5000余人,但也重创了日军,是当时长城抗战表现较好的部队之一。

  由于29军当时比较标志性的武器是大刀,因此之后该军大刀队的威名迅速在全国传开(但实际上在作战中不光是靠大刀),由此使得该军的际遇也得到了改变。

  长城抗战后29军入主察哈尔,有了自己的地盘;1935年《何梅协定》之后,中央军撤出河北,29军抓住偶然机会入主平津,就此实际掌控了平津、河北、察哈尔大部分区域,成为了华北的实力派。

  有地有人,又有钱之后,29军随即开始大扩编。

  到全面抗战爆发时,29军已经辖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此外还有大量的独立旅、保安旅等部队,以旅级单位而计有20多个,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之众。

  区区一个军的编制,就有10万人之众,这显然是匪夷所思的,因此有朋友认为29军的实际编制是第29路军。

  

  其实当时也有国人误认为如此,甚至在捐赠军械物资时,也是打着送给29路军的旗号。不过,29军当时确实不是什么路军,它就是一个“军”,一个超级“军”。

  当然,29军当时真正的实力是集团军级的,它下属的4个步兵师其实就相当于是4个小军了,因为每个步兵师都有4旅8团,外加一个特务团,有的师比这个实力数还要大。两三万人规模的师,在当时确实差不多可以编一个军了。

  兵力规模扩充了,武器装备从何而来呢?29军的装备来源主要有:

  第一:热河抗战失败后,原东北军汤玉麟部遗弃、收编的武器,其中包括30多门火炮;

  第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收编了数以万计的枪支和其他武器;

  第三:扣押了日军向伪蒙军输送的8门野炮和2000支步枪,另外还从东北搞到了一批武器;

  第四:向国府申领武器弹药,曾拿到了2000支步枪、8门炮和400万发子弹;

  第五:通过辖区内的兵工厂自制,如大沽造船所月产捷克式轻机枪达300挺,这些机枪极大地补充了29军的扩编;

  

  第六:从国外大量进口武器,其中包括10000支捷克式步枪、12门高射炮和400支手枪。

  通过以上来源获得的武器,29军得以在军属特务旅、师属特务团一级配备了一定规模的炮兵等技术兵种力量,同时使得步兵团级战斗部队的武器也相当充实。

  29军的步兵团直属有1个重机枪连,装备4挺重机枪;直属1个迫击炮连,装备4门82毫米迫击炮。

  每个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辖4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装备有6挺轻机枪、4具掷弹筒(后编为小炮排)。每个步兵班有14人,除了一挺轻机枪外,每人一支步枪,一把刺刀,一把大刀还有4枚手榴弹。

  这样下来29军的每个步兵团就有4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72挺轻机枪、48具掷弹筒,除了重机枪少了点外,其他都还可以。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也算装备不错的部队了。

  

  比如在卢沟桥事变时守卫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该部其实是个加强营,除了本营之外还有1个轻迫击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和1个重机枪连,全营实力数达到了1400余人。

  其中轻迫击炮连应该就是团直属的那个炮连,而重迫击炮可能来自于37师特务团,应该是150毫米重迫击炮。

  可以说这个火力还是比较猛的,再加上战士们的奋力搏杀,因此日军在最初的挑衅中就没有占到便宜,后来不得不停战等待援军。

  

  但非常可惜的是,在日本人玩儿缓兵之计时,29军的上层领导存在幻想,因此后续的战备和应对严重不足。结果不久之后日军的援兵开至,再加上部分汉奸的捣乱,最终使得29军主力在平津无法立足,只能是向南败退了。

  在29军主力于平津作战时,驻察哈尔的该军143师刘汝明部没有直接参战,而在随后该部在张家口地区作战时,对本部兵力及装备也有一个统计,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材料了解当时29军的兵力武器状况。

  当时刘汝明部有军官2003人,士兵23412人,官兵合计25415人,此外另有若干辅助人员。

  按照该部统计的武器状况,其装备有:

  75毫米山炮8门、75毫米野炮8门、77毫米毫米野炮4门,合计山野炮共计20门;此外该部还装备有150毫米重迫击炮7门、20毫米高射炮6门。

  以上山炮、野炮、重迫击炮及高射炮主要装备于直属特务团中,而且数量不算少。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各师中也一样,比如张自忠的38师特务团即有骑兵营、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高射炮连、平射炮连等,不过38师的大口径火炮没有143师配备得多,这可能是火炮来源及驻地的因素所致。

  而在团以下武器方面,刘汝明部一共装备有:

  七九步枪6257支、六五步枪1243支、七七步枪654支、手枪/驳壳枪2041支、各类重机枪42挺、轻机枪564挺(注:原文有一处六五轻机枪624挺,实际应为24挺)、82毫米迫击炮56门、掷弹筒474个。

  在轻武器方面,刘汝明部其实是不如冯治安37师和张自忠38师(该两师为29军基本部队)的,后两师的装备数要更加充实。

  总的来说,在全面抗战爆发时,29军是一支有部分重武器,同时轻武器比较齐全的部队,尤其装备了较多的轻机枪、掷弹筒、驳壳枪,因此近战火力还是可以的。

  

  这个装备水准在全国军队中也属前列,但由于重火力与日军差距过大,而且也不善于使用重武器的因素,再加上上层存在幻想,部署不力,因此使得29军在平津的抗战最后输得比较快。

  29军南撤后不久,该部扩编为了第1集团军,所辖4个步兵师改编为了第59军、68军和77军,这三个军的两个数字加起来都是14,暗合“七七”之意。

  在接下来的抗战历程中,他们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金牛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