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8-30 17:03:10
忙碌一天后,现代人最喜欢的减压方法之一就是打开音乐。
有的人喜欢车里听音乐,有的人喜欢在地铁大巴上边听音乐边刷手机,有的人也喜欢在家里放着音乐。
相当部分人甚至喜欢听着音乐入眠。
你有没有曾经担心过,经常听音乐是否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
想想你最喜欢的歌,或者去听听某些被称之为洗脑神曲的口水歌(《小苹果》《甩葱歌》《圆周率之歌》《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朗朗上口的节奏反复在你的脑海里回荡。
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段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反复出现并且不受大脑控制。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叫作earworm(耳朵虫)。
当然,别害怕,并不是真的有虫子,科学家只是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描述成大脑中爬进一只小虫子。
“耳朵虫”也并非出现在耳朵里,而是一种纯粹的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类似,都引发了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这种“听觉想象”活动生动地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
在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Bayor大学的科学家MichaelScullin,ChenluGao,andPaulFillmore探讨了这种“虫子”对人的影响。
MichaelScullin和他的同事发现,经常听音乐的人在夜间会出现持续性的耳虫。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睡前听音乐越多,就越容易出现耳虫,睡眠质量也就越差。耳虫也与白天表现较差有关。
研究者认为,睡前听音乐似乎会导致大脑额叶某种形式的大脑活动增加(额叶慢振荡活动)。这种大脑活动与我们睡眠时记忆的增强或巩固有关。
研究者分析道,音乐唤醒了记忆,重新激活了耳朵虫。
这与耳朵虫的形成特点是一致的,即人们是否记得某一首歌,更关键的因素是,他是多久之前听到的,以及重复听到的频率有多高。很多平台的音乐网友表示,像《小苹果》《甩葱歌》《圆周率之歌》《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这类歌曲,任意一首要是连续听上2小时以上,大多数会出现这类现象。
当然,耳朵虫并不是总是不好的,一些研究人员也认为,耳朵虫会分散对负面思想的注意力。从这个层面来说,在心情糟糕的时候听音乐更加有益心理健康。
但是,如果耳朵虫确实在晚上影响到你的睡眠,那么,要记住,越想赶走的想法就越难以摆脱,反其道而行之,却能起到消除的效果。遇到耳朵虫的时候,就不妨就让它在脑海里飞一会,享受一下那美妙的节奏吧!
References:
Scullin,M.K.,Gao,C.,&Fillmore,P.(2021).Bedtimemusic,involuntarymusicalimagery,andsleep.Psychological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