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9-14 12:22:02
近日,#90后女孩花费五个月自建故宫亭#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女孩名叫苏清吾,网友称她为“建筑系的李子柒”。
苏清吾来自浙江温州,出于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她自学了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榫卯”“斗拱”等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耗时150天,花费1万元,在老家的后院仿建了一座“故宫”亭子。家人除了帮忙搬下柱子以外,从开始的基础工作到最后建造完成,无论是亭子的斗拱、榫卯,还是地仗、彩画等部分,都是她独自完成。
一切源于热爱
将东方美学带入生活
苏清吾大学就读于于浙江万里学院的文化与传播学院,所学专业为广告学。毕业后在宁波从事了半年地产文案工作,而后辞职回老家成为了一名独立摄影师。
大三时候,她会买一些关于服装裁剪与缝纫的书,自己琢磨如何做衣服。她还曾将旧木门改成沙发,上山砍竹子将其做成鱼灯,搭泥窑烧小火炉。
在工作中,苏清吾开始不断探索自己热爱的传统文化,触及到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在生活中,她还学会了用“金缮”的工艺修补残缺器物,感受器物的不完美之美。
她在闲适宁静之时,还用水彩来仿画“岩彩画”。“岩彩画”发源于中国,但是一度受到元朝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的冲击成为民族文化的边缘画种。由于岩彩画的原料比较贵,所以她一般都会用水彩来代替。
闲暇之时,苏清吾也会写写书法,字里行间都营造出宁静与温婉的感觉。
她还会在兴致来临时,自己烧制陶瓷,并为白瓷添上釉上彩。
视频里的风筝,也是她自己制作,裁布、画画、搭骨架,做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嘴馋之时,她会制作八宝鸭、蟹酿橙、定胜糕、麦芽糖等传统甜品。
谈到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她说:“想要的,就主动追求。”正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她将东方美学带入生活,渗入到每一个细节。
独自完成“故宫亭”建造
将东方技艺传承运用
去年5月,在兴趣的驱使下,她开始研究“复刻”简易版的故宫亭子。
零基础的她,翻阅书籍、查看视频,了解建造故宫亭子的相关知识。自学榫卯、斗拱、彩画、地仗等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在家造了一座“故宫”亭子。
起初,她面对的只是一面水泥墙和一堆简单的木材。后来她开始对着木材进行,画、锯、凿、挖、磨……
她用榫卯工艺让木头与木头互相受力、制衡,组成坚固又减震的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知识里,实木部件凸起为“榫”,凹处为“卯”。榫卯非常考验嵌合的准确性,因此她需要先进性搭建雏形,然后再不断调整,保证木头之间能够严密拼合。
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她所借助的外力就是她的伯父、伯母和外婆,偶尔帮她搬运一下木材,扶住柱子腿为保证她搭建亭子的顶部,其余的更多细节性的工作,都靠自己来完成。
等到基础结构起来以后,她再用瓦灰、麻丝给封顶,覆上瓦片。
在亭子有了“型”之后,她使用了中国传统土木工程技法“地仗”。她用桐油、樟丹、猪血、石灰水、瓦灰等原材料进行搅拌,然后糊在木头上做衬底。这些工作是为了让亭子“延年益寿”,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
最后,她为亭子添了彩画,并刷上红漆面。
虽然是个简易版本的“故宫”亭子,但是整个过程用到了太多的传统手艺。她前前后后忙活了五个月,花费上万元。
在亭子制作完成后,她还用榫卯技术和大漆(是一种天然漆,为漆树的一种分泌物)做了一把椅子,又用榫卯、大漆和螺钿(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做装饰)做了一张桌子,与她在院中栽种的海棠花摆一起,尽显古色古香。
让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晓
将中国古建筑文化传承发扬
简易的“故宫”亭子火了之后,引来网友的热议。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视频评论区
一些自称专业人士的网友给出建议,在评论区讨论榫卯相关的问题。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视频评论区
也有古建筑行业的从业者留言鼓励,对作为一个爱好者的她,愿意投入如此大的心力,表示感动。
其实,在建造亭子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是源自于对中国古建筑的喜爱。
尽管学习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但在真正进行修建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很多问题。榫卯技术需要精密的计算,对于学习文科的苏清吾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搭建的中途,苏清吾遇到过瓶颈,“总感觉各个部件衔接不起来”,为此,她特意跑到北京故宫专门找到图中的亭子,仔仔细细观看研究了它的建筑特色,回来后重新开始再继续进行搭建。
在给斗拱凿孔的时候,会不小心用锤子敲到手,因此她的手上常有淤青;用凿子修木头的棱时,会戳破自己的手;用锯子锯东西,也会一不小心锯到手。一双纤纤玉手,因为建造亭子总是伤痕累累。
她说,“是粗糙抑或不完美,我都可以接受。”
尽管亭子并不完美,但她依然体现了匠人精神,将中国古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其实我做亭子是想让大家知道,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不是那么高远或者小众。”苏清吾说,于她而言,做这些东西是让大家知道外行的人也可以接触传统建筑。苏清吾对于故宫亭子的复刻很好地诠释了她对于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她像放大镜一般,把自己的热爱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及未来的打算,苏清吾表示下一步想要再做一个“唐风”的亭子,面积大概是“故宫”亭子的两倍大,斗拱也会更复杂一些。听到这个消息,有很多网友纷纷给她留言,对此表示十分期待。
(文章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