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1-17 10:10:02
文/易涓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情绪诱因,如家庭琐事、子女教育、职场压力、人际冲突、健康问题。
随之而来的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消沉等负面情绪在所难免。
《负面情绪,正面解决》的作者,将这种负面情绪状态称作是“现代人的流行病—情绪炎症”。
情绪炎症是指一种未名的状态困扰。这种状态可能具有焦虑、对未来感到不安、循环往复的负面思维、睡眠障碍等特征。他们丧失了以往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的精神面貌。
被情绪炎症所困扰,有人不自觉选择压抑、和人诉说、向家人发泄等被动方法加以调适……其实,更好的方法是在继续前行的路上,用正面的方法积极化解情绪。
独木舟在《深海里的星星》里说:“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每个人都忙着赶路,无暇顾及你是喜是悲。”
深以为然。正面的方法虽有很多,但最直接、主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关爱,
正如美国作家苏珊·韦斯·贝瑞说:“每一次自我关爱,都会使你的本真自我变得更强大,削弱挑剔、恐惧的影响。每一次自我关爱,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宣言:我站在自己这边。”
可见,当我们被情绪炎症困扰时,唯有自救。
心情不好时,去读书
在知乎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回答:当你迷茫时,就去读书吧。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说:“阅读不是为了雄辩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当我们处于迷茫或困境时,静下来阅读,就会发现书中的这些话,从你看的第一眼开始就会被它征服。”
书籍中凝结着作者的经验、智慧和建议,读书就是和一切先知进行心灵对话。人们曾笑谈,读一些经典书籍,就是轻松地和伟大的人见面、交谈。可以说,读书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无形的朋友,吸取了原来我们未知的知识和能量。
著名作家、企业家稻盛和夫,曾患“结核病”,其叔叔是因此病去世,这使他非常恐惧,害怕自己也会死去。他开始不思饮食,也睡不着觉,出现了头晕等不适症状,服药效果也不明显,他陷入了绝望中。
此时,他从邻居那里看到《生命的实相》这本书,有一句话触动了他:“在我们心中,有吸引灾难的磁石,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有吸引病菌的脆弱心态。”
他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是被吓病了,于是他调整了心理状态,树立了自信心,开始了规律作息、运动锻炼、调理饮食,专注于当下,他的病痊愈了,慢慢地,也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我有一位亲戚,曾患癌症,经过手术及药物治疗,他又进入了一个人在家休养状态。逐渐,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不知所措。我去书店挑选了一本《重生》送给他……不久,他给我打来电话说,非常感谢我,这本书让他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也学到了自己该怎么做……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活着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地看问题的视角。”
于此,当我们被情绪炎症困扰,或是遇到困境,我们不妨去读书,说不定书中的某句话、某个故事就能引起你的共鸣,让你打开视角,吸取解决问题的能量。
心情不好时,去运动
达·芬奇说过:“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康复医学认为,运动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消极情绪,调动积极情绪。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体验过运动的疗愈作用。失意后,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让我们焕发活力,重新出发。只不过,人们却很少习惯将之视为可疗愈自己的朋友。
一位在我这里康复的脑损伤后功能功能障碍的年轻患者,他的妈妈曾由于孩子的病情以及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陷入了慢性疲劳状态:
持续疲乏,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关节痛、活动无力、焦虑不安、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及睡眠紊乱等。各种医学检查都没有异常,喝了很多药都没见效。
后来,她走进了公园,走路、做操、深呼吸、欣赏花草、听小河流水、流汗、唱歌……每天如此,她慢慢有了精气神,身体有了力量,睡眠也改善了,两个月后,她完全正常了。
她和我讲述了她的疗愈故事,我对此很震撼,也对运动有了从未有过的敬意。自此,我便养成了每日定量运动的习惯,直至今日,都受益于此。
当人们专注于运动时,心绪远离繁杂与喧嚣,能安静感受身体一点点变好,心情也会一点点好起来。我想,一些抑郁症患者通过运动治愈,原理就在于此吧。
马克·吐温是有名的运动达人,他喜欢徒步运动,让运动陪伴他的写作。他不仅身心状态一直保持很好,一些写作灵感也常常在运动中迸发出来。
他深感于运动的疗愈作用,曾感慨道:“徒步的真正魅力不是行走本身或沿途风景,而是对话。行走可以让言语流畅,激活血液和大脑的状态。风景和林木的气味能让人感到低调的魅力,抚慰眼睛和灵魂,但最大的满足来自对话。”
所以,在我们遭遇情绪炎症,切不可忘记运动强大的疗愈能力,一定要去通过运动来自救。
心情不好时,去大自然中
在《负面情绪,正面处理》书中,作者认为,大自然对人们的身心具有极强的疗愈作用,置身于大自然中,你可能会走出烦恼的世界,心生敬畏,从而感受到比自我更广阔的存在。
很喜欢《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们飞过绝望,给我们带来希望。对我而言,除了友情亲情之外,美丽富饶的大自然就是我有力的隐形翅膀。
大自然随时与我们伴行,但我们却经常忽略了这个对我们不离不弃的朋友,忽略了去享受它伟大的疗愈功能:沐浴阳光、听流水声,徜徉田间树林、远望山野等等。
大自然让我们开阔视野,欣赏到美和更广阔的世界。大自然也有许多我们未知的却能重置我们的身心内在平衡作用。
中国台湾的研究者对128名成人的研究发现,让参与者进行两小时的森林浴,包括视觉刺激(观看风景)、听觉刺激(鸟叫声和流水声)、嗅觉输入(植物的气味)和触觉刺激(触摸树叶和树木表面)后,他们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根据心率和血压值)降低,情绪状态明显改善。
他们在紧张-焦虑、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忧郁-沮丧和困惑-迷茫等维度的得分显著较低,在活力维度的得分更高。
空气负离子大量存在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它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反应性,减轻焦虑、消极情绪和紧张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大海边、高山上,会身心气爽、心胸开阔,睡眠质量也变好。
由此可见,大自然是我们高能量的朋友。我们被情绪炎症困扰时,或者平时压力较大时,可走刀来疗愈自己。我们也可尝试把大自然的元素融入身边,可在楼下绿地里散步,和宠物玩耍,观看自然环境的图片等,来调整情绪耐力。
结语
正面的方法,《负面情绪,正面解决》中将其称为建设性的行动,认为:“这些小行动可以有大作用,可让你的状态更加积极。”
确实,平息我们的情绪炎症,保持好心情,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是基本的自我关爱方法,但运动,读书,这样的小行动却是最顶级的自我关爱,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很喜欢在洞见上看到的一句话:自助者,天渡也。在情绪炎症面前,我们首先要用这些行动去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