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02 21:40:02
在众多的开国将领中,人们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喜爱,都会以他们的职务称呼他们。比如说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毛泽东,人们将他称呼为
毛主席
。担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人们则将他亲切地称作
周总理
。而彭德怀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所以被称为
“彭老总”
。
然而在军队中,有那么一位开国元勋却被毛主席称为“老板”,他究竟是谁?老板这一词汇本身就带着资产阶级色彩,为什么主席会称他为老板呢?
被毛主席称为老板的这位英雄叫
谭震林
作为为中国革命献身60余年的开国元勋,他曾先后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或许人们对于他并不是特别了解。但实际上,他在抗战时期却有着一段十分传奇的经历。
乱世的贫苦人家,朝不保夕,谭震林也一样。在谭震林在茶陵书纸业店铺当差的时候,湘军陈嘉佑的部队闯进了这片土地,将从下乡收账的谭震林与其他穷苦人一起抓走当了挑夫。而这段经历让谭震林受尽折磨,直到数月后,陈嘉佑的部队在攸县马鞍山的一场战斗中失利,这才让谭震林得以逃出虎穴。
1926年,旧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让无数爱国热血青年都为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痛心疾首。基于这样的情形下,北伐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无数受到大革命热潮的感召的有志青年纷纷热情回应,以此迎接南方革命军的到来。同一时期,谭震林与其他革命志士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为北伐军筹备军粮的活动,秘密成立
“攸县维持民食委员会”
,以春荒严重为理由,卡住了攸县的谷米的外运。
北伐战争
同年10月,经余来、戴述人的介绍,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并将自己喜起这一名字改为“震林”,至此,虎啸生风震山林,谭震林的革命征途就此拉开序幕。
1927年,蒋介石的叛变,让中国革命展露出的一丝曙光被掐灭,10月,毛主席带着从秋收起义中拉起的部队打到茶陵。而自马日事变后,就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谭震林,重新回到组织怀抱。紧接着,他快速将被打散的工农运动骨干聚拢起来,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茶陵建立起了工农兵政府,在众人的推选下,谭震林成为了这个政府的主席。
而抗日时期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自己的《西行漫记》中,称谭震林建立起的这个政府是“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而这也为后续的井冈山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但随着革命的深入,恐慌不已的土豪乡绅开始组织力量对谭震林建立的工农兵政府进行反扑。在这样恶劣的形势下,工农革命军只得撤离了茶陵。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工农革命军队伍的指挥者因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串通了众多领导者,妄图在这个时机投敌。而谭震林等骨干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们,并阻止部队南下,就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带领部队从宁县赶往支援的毛主席及时赶到,才粉碎了这场叛乱,让谭震林等人得以脱险。
看到毛主席在处理叛乱时的果决与冷静,谭震林心中无比佩服。从此,他开始追随毛主席,并在后续参加了红军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成为了井冈山斗争中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谭震林、毛主席
1929年初谭震林跟随毛主席等领导人转战赣南、闽西,因为临近春节,沿途的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庆祝。所以在这样喜气洋洋的氛围中,长时间处于征战中的红军将士们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在一天清晨,大家都在吃早饭,宿营处传来了几声类似于鞭炮的噼里啪啦的声响。大家以为是鞭炮声,都不是很在意,只有谭震林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带人前去查看,果不出谭震林所料,是敌人来了。
在危急时刻,谭震林立刻将这一情况上报了毛主席,并与陈毅等人一起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在他们刚刚撤离出宿营地的不久,敌人的部队就赶到了。因此,在脱险后,主席紧紧地握着谭震林的手说道,如果不是及时发现敌情,红军可又要遭难了。
七七事变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全国抗战拉开了序幕,而在这一时期,因为国民党的原因,新四军中没有设立政治委员,所以副司令就是政委。因此谭震林明面上是出任新四军第3支队副司令这一职位,但实则是负责主持支队的工作。
在此后,谭震林曾亲自指挥着3支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
“马家园战斗”
,将妄图对南陵县马家园的发起4路进攻的日军击溃。而后进驻了繁昌,通过打运动战的方式,对日本人进行牵制袭扰。对新四军又恨又怕的日本人恼羞成怒的,疯狂对我军发起了反扑,并一次又一次地“扫荡”,而这就是著名的
“繁昌保卫战”
,在这一期间,谭震林亲自领军到阵地前沿,参与了这次战斗。
在面对来势汹汹装备精良的日本人,
谭震林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以灵活的战术,多次带领部队挡住了敌人在炮火掩护下的进攻。在指挥部队进行白刃战守住阵地的同时,布置兵力,在敌人从繁昌城西门、北门反攻后,立刻将敌人拉入巷战中,守住了繁昌城。
6天后,谭震林再一次顶着敌人猛烈的炮火,亲临前沿指挥战事,带领新四军打的日本人节节败退。然而,不甘心的日本人,在数天后,再一次出动数千人兵分5路,对繁昌城发起进攻。在看到敌军不断调整兵力的决战姿态,谭震林再一次利用地形对敌人进行钳制,而后对敌人发起反打,最后夺得了繁昌城大捷。
1940年正处于抗日战争胶着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因为苏南地区江杭义勇军已经奉命开赴苏北战场,而在国民党的围剿打击下,苏南地区的抗日力量被大大削弱。
所以在这个时候,谭震林临危受命,告别了自己的怀孕了9个月的妻子,向苏南地区进发。然而因为这片富饶的地区,东边与支持国民政府的封建资产买办盘踞的上海接壤,西边可抵达蒋介石带领的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所以这一片一直是日本人、蒋介石以及我党据理力争的要地,而最为重要的事情是,这里还是当时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带。
因此在重兵把守,铁路运河被日本人以及国民党都严密监视着的情况下,到苏南复命的谭震林,想要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异常艰难。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谭震林乔装成了一位姓林的布行老板,从常州乘坐火车到达苏州,而后又从苏州乘船赶往常熟东乡。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真实可靠,谭震林还在这里开了一家豆行。在多重老板身份的掩护下,谭震林成功在日本人眼皮下蒙混过关,并获取了日本人发放的通行证,这样一来,谭震林的工作就变得稍微轻松一些了。
可尽管如此,在奸细无孔不入的苏南行走,只是依靠这样的伪装是不足够的。所以谭震林时常穿着老板长衫,带着一顶讲究的礼帽,时常以一副老板的模样示人。而为了保护谭震林的安全,与谭震林接头的地下党同志,在这一期间都以“老板”称呼谭震林,所以这个外号也就伴随了谭震林的一生。特别是,当这一称呼传到毛主席耳朵里后,毛主席见到他,也时常“谭老板”,“谭老板”的称呼,所以谭震林的“老板”称谓也逐渐叫开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谭震林顶着
“老板”
的身份多方游走,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掌握了这里的最新情况。而后,谭震林根据抗日的需要,将江杭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改成了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对军队进行了整编,成立了教导队,并确立了指挥方针。
在谭震林的带领下,江南东路抗战的高潮很快掀起,开始对新区进行开辟,很快我军从原本400人的支队扩大到了3000余人,在50余场大小战斗中,我军将上千名敌人毙伤,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并控制了94个大小市镇及广大乡村,为我党在这里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1年,担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苏南区党委书记的谭震林,带领着部队出动出击80余次,粉碎了日寇的进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出动了3000余名步骑炮联合兵种,趁着我军不备,向驻扎在潥阳塘马村发动进攻,而苏皖特委、苏南行署、苏南保安司令部的负责人都刚好在这里开会。
在掩护旅部党政机关转移后,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陷入敌人重围,在带着部队浴血奋战时,因为寡不敌众,全部牺牲,失去了领导的16旅也因此出现危机。当噩耗传到谭震林处时,痛心疾首的谭震林不顾众人反对,在12月初,再次乔装成“老板”的模样,闯进了掀起血雨腥风的苏南。
在经过长途跋涉,谭震林终于赶到茅山,在第一时间将16旅安顿下来。
至此,谭震林再度根据实际需要,精兵简政,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并从苏南东路、浙江西部调来一部分领导骨干,对茅山根据地的党政机关进行充实。并加强茅山的地方财政和部队的军工和医疗工作,让茅山根据地得以在这片风雨飘扬的土地上屹立不倒。
1948年,谭震林与许世友一起指挥发动了胶济线
西段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
。而后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一起,组成了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并在这一时候,谭震林亲自率领3个纵队,给与国民党冯自安部队施压,胁迫其起义。并与兄弟部队联手,将黄伯韬军团全部歼灭,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问,既然谭震林资历老又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他没有出现在其中呢?
其实按照谭震林的资历与军功,对比起与他同级别的将领进行推算的话,谭震林其实是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但因为彼时国家刚刚建立,全国各地都缺干部,特别是像谭震林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所以在这之前,谭震林就已经被调为浙江省委书记主持华东局的工作,而后又被调为中央副秘书长等职位。
谭震林
而在进行授衔的时候,在毛主席
“在地方工作,都不评军衔为好”
的建议下,谭震林因此没有获得军衔。而在同一时期,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本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开国元勋们也放弃了军衔评定。
可尽管谭震林没有被授予军衔,但身居高位的他却始终记得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己任,始终将以身作则,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1983年9月30日,81岁的谭震林走完了自己光荣而又传奇的一生。他这一生起于微末,为革命舍生忘死,将自己半辈子的光阴都投注在了他热爱的土地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中国的繁荣富强,燃尽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