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14 21:53:02
8月23日电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团队发布题为《同业存单和MLF利率将如何收敛?》一文称,短期重点可能是用好7月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而非再次降准。
短期再次降准概率不高
研报指出,回顾上周(8月16日-8月22日),资金面较为宽松。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缴税、政府债净缴款3462亿元和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等。上周一(16日),央行等价续作6000亿元MLF,高于市场预期的4000-5000亿,体现了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言行一致”。各交易日资金面都较为宽松,上周五(20日)DR007和R007分别收于2.09%、2.14%,较上周五分别下行10.03bp和7.23bp。
研报称,5月初开始同业存单和MLF利率持续倒挂,一方面是因同业存单净融资大幅收缩,今年2-7月分别为4337亿、4274亿、3613亿、1762亿、-1931亿和1748亿;另一方面是5-7月MLF到期规模为1000亿、2000亿和4000亿,净投放规模分别为0、0和-3000亿,到期规模不大,央行也并没有通过MLF来投放基础货币,因此MLF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弱化。
此外,7月开始MLF到期量上升,由于7月和8月都有降准资金来置换MLF,央行向市场投放了便宜的中长期资金,导致降准后同业存单和MLF的利率倒挂幅度反而扩大。
今年9-12月MLF到期规模分别为6000亿、5000亿、10000亿和9500亿,央行如何续作MLF将对货币市场利率产生较大影响。
研报认为,短期再次降准的概率不高。原因包括:一是连续降准不符合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的定调;二是,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好降准资金等,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从这一定调看,短期重点可能是用好7月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而非再次降准。此时虽然流动性规模不变,但因银行的资金成本边际上升,同业存单利率亦有回升压力。
后续仍需警惕债券收益率反弹风险
对于债券市场,研报提到,上周长端利率继续回落,10Y-1Y国债期限利差明显收窄。16日早盘在MLF续作规模超预期、经济数据等影响下,国债收益率较快回落,但随后收益率开始反弹。
研报称,资金面宽松,17日和18日长端利率迅速回落。19日LPR降息预期又起,支撑市场做多情绪;20日LPR利率未降,债市有所调整,不过因股市大跌,避险情绪下债市调整幅度不大。
研报认为,后续仍需警惕债券收益率反弹的风险。一是从8月16日的债券走势看,经济差可能已经被充分Price in(市场消化了信息而给出相应的价格);二是,财政发力节奏可能比此前预期更快,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将加快执行进度,确保专项债发行后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这比之前提到的“今年底明年初”可能更早;三是,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短期难降准更难降息。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