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14 17:47:38
虽然是新春伊始,近日酒业有关的新闻却依旧是浮躁之气不减,乱哄哄如一地鸡毛。乱者,总有人希望浑水摸鱼。但若统览现实效果则发现,市场对浮夸的行为一点也不买账。而事实上,所有企图投机取巧内卷别人者,终究被市场上真正的强者卷走。
因为酒业自2012年以来的产业调整,已经越涉越深。到2021年,在多家名优白酒企新建的大型酿酒基地纷纷投产的情况下,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仅为716万千升左右,比2020年略有下降。马太效应持续加剧,产业内卷更加严重,无根基却标新立异者上场即淘汰,而酱香酒的内卷则更甚一重。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的2022年,新环境已来,酒类的产业调整是否遇到新的变数,酒企又该如何防止被内卷?笔者认为,大浪淘沙之下,顺势而为而少一点投机,脚踏实地而少一点浮躁,你或许不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行稳致远的。
何以如此讲?几年来狂飙突进的酒企,在近期普遍遭遇后续乏力的困境;而企图以概念炒作在市场标新立异者,瞬间被打出原形;而产自各地的名优白酒携乡愁之韵味,在春节期间各种乡愁题材内容的熏染下,市场增势渐起。
与国王产业调整的影响因素不同,本轮产业调整中,市场格局的任何变化,都和消费者的需求分化直接相关。而研究酒类消费需求分化的趋势,则必须要从影响酒类消费场景变化的条件入手,洞察酒类消费底层逻辑的走向。
01首先是酒类消费场景越来越注重悦己消费,以悦他为目标的酗酒行为越来越少,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饮酒带来的愉悦体验。
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愉悦体验的酒,要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酒本身要有感官滋味之美。纵然感官愉悦有个体差异,但品质过硬、风格典型、体感舒适是酒类感官滋味之美的基础,偶尔斗酒,也会让身体尽快恢复;
二是酒类品牌对消费者要有身份认同。因为国潮之下,文化共鸣感会强化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而消费者饮酒的悦己体验,除了选择对的酒,情绪状态、饮用量、餐酒搭配、饮酒环境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随着轻奢轻养的生活方式普及,悦己将是酒类消费升级的主流方向之一。开心一点,喝少一点,喝好一点,不断会有消费者从危酒如虎向悦己饮酒转变。
02二是认知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5G设施及相关配套技术的普及,科技赋能之下,消费者直观认知和沉浸体验酒类商品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酒是地域资源型产业,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技艺传承,酿成不同风格的美酒。因此中国白酒成一体多元的格局,黄酒和葡萄酒也同样如此。
当消费者对酒缺乏了解时,市场容易出现盲从、跟风的消费现象。而科技赋能之下,消费者有条件对酒加深了解,消费更加理性,投机取巧的营销行为的空间和机会就越来越少。比如某“灵感精奇”的“天价酒”刚一通过某媒体发布声音,就遭遇骂声一片。
03三是酒类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中白酒的名优酒产能扩大,优质老酒储备充裕,满足轻奢消费需求的优质酒供应量增加,为中档酒市场扩容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以目前口粮酒不断升级的趋势看,酒类消费格局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是具有可行性的。产品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评判品牌价值的单一衡量标准。随着白酒新国标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白酒消费也将会被重新定义。
与此同时,睿享、轻奢的酒类消费对发酵酒和特色酒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蒸馏酒的市场总体占比会进一步下降,从而为发酵酒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总而言之,新的环境带来新的变数,进而加速了酒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脚踏实地才能顺势而为,而投机取巧难免如风吹柳絮、一阵风散。